时间:18-03-07 栏目:行业新闻 作者: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 评论:0 点击: 1,440 次
几年前,星巴克还是“逼格”的代表场所,进去喝咖啡的人们热衷于晒照,而现在,星巴克拥挤如菜市场,很少有人在里面自拍,相对小众的精品咖啡馆成为新宠。人们对咖啡品质的要求随着消费升级在变化,在便携咖啡界也是如此。
今天咖咖就带咖啡控们来看一看在咖啡的进化史中,便携咖啡的流行趋势都经历了哪些变化。
速溶
战争造就咖啡瘾君子
我们所熟悉的速溶,是战争所带动起来的,二战时期欧美国防部的军粮,皆配有速溶咖啡,这带动来了咖啡的庞大需求,却也堪称咖啡品味黑暗期。
速溶咖啡是怎么来的?
速溶咖啡的发明远比你想象的要早,在1890年新西兰人David Strang发明了最早的速溶咖啡并登记专利,1901年由一位在美国芝加哥工作的日本科学家 Kato Satori 做了改良。此后,美国人乔治·华盛顿(跟美国国父没什么关系)发明了大规模生产速溶咖啡的技术,并在1910年将其推向市场。
▲乔治·华盛顿的速溶咖啡广告
速溶咖啡最早大范围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,盟军士兵使用速溶咖啡作为日常饮品,既方便又提神,也让速溶咖啡走向了世界。
速溶咖啡差在哪里?
速溶咖啡约等于人工提取的苦味香料,天然咖啡豆的营养基本都被破坏了,也没有自然的香气和香醇的口感。
更糟糕的是“咖啡伴侣”!
速溶咖啡本身已经差不多算“垃圾食品”了,但更垃圾的是所谓的“咖啡伴侣”,也就是所谓“奶精”,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、玉米糖浆、酪蛋白、香料、食用色素等,作用是增加食物中的奶味,代替纯奶制品从而降低成本。
氢化植物油由天然的顺式结构转为反式结构而变成了反式脂肪酸。反式脂肪酸的危害大了去了,不信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。
总的来说,速溶咖啡仅仅是一个“价廉”的选择,但如果你稍微关心一下制造过程,就知道它并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好。速溶咖啡粉一般采用喷雾干燥法制作,由于咖啡的芳香物质在较高的干燥温度下极易挥发,速溶的咖啡香绝大部分是人工香精模拟出来的。
知道这些,你还认为速溶“物美”吗?记住,别让廉价破坏了你的生活质量。
挂耳
消费升级带来的新宠
如果你有经常光顾的咖啡馆,就会发现前台除了售卖咖啡豆,还多了一种即冲即饮的新产品——挂耳咖啡。
挂耳的冲泡方法很简单,咖啡粉装在滤包里,两侧纸板制作的夹板,可以挂在杯子上,沿密封线撕开挂耳包,缓慢而均匀地分次注水150ml左右,冲完后即可丢掉,可以方便喝到犹如滤滴冲泡式的研磨咖啡。
这种便捷式滴滤式咖啡包起源于西班牙,改良自日本,随着技术的改进以及人们对咖啡品质市场需求的提升,挂耳咖啡已经开始日渐普及。
希望品尝到现磨咖啡的醇厚香味,同时还要求保持冲泡的便捷性,是挂耳咖啡受众与日俱增的最重要原因。
挂耳咖啡好坏,主要就是在新鲜度上,去找那些新鲜烘焙咖啡豆,然后做成的挂耳包的买,尽快喝掉,15天内处理掉比较好。
袋装
重新改变对咖啡的认知
生活已经如此艰难,喝杯好咖啡难道更难?——并不!
最近几年在大家口中讨论的“消费升级”,本质上就是“高档品”需求的增加,而不是“奢侈品”需求的增加。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,袋装咖啡应运而生。
袋装咖啡???也许很多小伙伴第一次听说,但对于每天被速溶咖啡折磨的朋友来说,其实是一大福音。
MoreFlavor便携式冲泡咖啡,使用Pack-Light独创专利便携式冲泡袋。MoreFlavor独家配方,选用经过人工精挑细选,非洲进口100%阿拉比卡咖啡生豆,由专业咖啡烘焙师精致烘焙,细心研磨后装
入袋中,只需要一杯水,随时随地就能喝到好咖啡。
1、袋装咖啡的风味
豆子自身特色的味道保持下来,而且对新手来说出品也稳定,一般咖啡爱好者日常饮用绝对足够了,甚至风味还优于一些手冲不娴熟的出品。
2、挂耳咖啡的冲法
比方便面还方便!除了用热水冲泡,还可以使用冷水或者牛奶哦!
撕开封口
撑开袋口
倒水冲泡
可使用热水,亦可使用冷水
封口静置
*热水:4分钟,冷水:30分钟
拧开盖子
倒出
即可享用美味的咖啡
亦可直接倒入牛奶
静置30分钟
即可享用丝滑的牛奶咖啡
只要身边有热水水源,即可以方便享用。特别适合于居家,办公室和旅行。
如果旅行或办公中想喝杯手冲咖啡,但恰巧时间不够充裕,手边器具不全时,袋装咖啡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!
本站公告
重庆百瑞斯特咖啡西点调酒培训学院:
咖啡课程:兴趣班丨专业班丨拉花班丨
认证班丨烘焙班丨全能班;
西点课程:兴趣班丨专业班丨全能班;
调酒课程:兴趣班丨专业班丨全能班;
零 基 础 可 入 学
有 基 础 可 提 升
学 完 后 可 考 证
两人同行,一人半价
地址:重庆渝中区中山一路6号财信渝中城5栋2层1号
课程咨询
秦老师电话(微信):15683800077